今天的报告解读,我们首先来看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之所以提出上述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而要完成这些目标,今年需要做好十项工作任务。
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通过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通过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引擎。
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大门,要靠科技创新来打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同时,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一个"颠覆性",足见力度之大,要求之高。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得有人才支撑,对此,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华市宝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政府工作报告解读②丨2024年中国发展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