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睡前看的6部侯麦新浪潮电影
创作立场声明:推荐几部影片给大家
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盼望着夜幕降临,最适宜喝杯温润的牛奶,就着昏黄的床头灯和朦胧的睡意,看一部老电影缓缓睡去。
睡前电影,最好带有平淡而自然的情调、日常的画面、随意而略带性的对白,这让我们想到了埃里克·侯麦。
今天推荐侯麦的6部电影,侯麦说:“其实我的每部作品彼此都有联系,放在一起看,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乐趣,它们都可以互作参照。”
《午后之爱》是埃里克·侯麦《六个道德故事》的最后一部,此系列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这位影响过王家卫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把生活中的美学和爱情融入进镜头,画面如同一张张明信片让人倾心。
《午后之爱》讲述了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与妻子海伦娜的出轨故事。电影色调非常美,青色、棕色、乳白与朱红,刻画着男女之间变幻的情欲。阿瑟·佩恩导演的《夜行者》中有句台词这样说道:“我看过一次侯麦的电影,那感觉像眼睁睁看着画布上的颜料慢慢干掉。”
电影的台词也充满了哲理意味,“我对自己说,这些过路的美女只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们丰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证明,反之亦然。当我拥抱海琳,我拥抱了所有女人。”婚姻之上,侯麦探讨了理性主义与情欲诱惑之间的抉择。
这部影片分成四个小片段,讲述了持有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两个女孩的友情。单纯、热情的蕾妮特是一个乡下女孩,慵懒、阴暗的米拉贝则来自巴黎城里。四个小片段分别叙述了相遇、咖啡馆故事、对边缘人的探讨和一次打赌。
不同于一般的小清新故事,这部电影虽以女生友情为主线,探讨的却是生活态度、价值观等引人深思的话题,有以小见大之趣。朱红与墨绿的色彩碰撞,如同一本少女时装。
这部《夏天的故事》发生在充满激情和艳遇的夏天,讲述了主人公贾斯伯来到布列塔尼亚的海边小镇度假,并和三个女孩产生爱情的故事。侯麦的电影场景常常发生在假期,悠闲自在的节奏像读了一本酣畅的小说。
电影中的人物喋喋不休的交谈,在海边、在阳台上、在田野里,看似无止境的唠叨也探寻了爱情的真相。他们敏感、脆弱,优柔而美丽,在夏天看这部电影,再适合不过。
《绿光》的场景也发生在夏天,电影蓝本传说取自的同名小说: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得到幸福。主人公戴尔芬看似要独身一人困在巴黎度过冗长的夏天,直到她遇见了一个男孩。在海边看日落时,男孩向他表白,而她却固执地等到绿光才给出答案。
这部电影剖析了日常中的孤独感和对爱情的思索,展现了候麦一贯的电影风格:克制,平淡,日常化。“话痨式的哲学”如同看一本20世纪的意识流小说,却能品味出令人着迷的浪漫气息。
电影中的一段对白:
Delphine:“我不吃花,这是本能的问题。”
其他人:“那你吃大米吗?”
Delphine:“虽然吃大米,但花不行。对我来说,花是属于诗和画的。”
《女收藏家》画面干净,情节简单。讲述了艺术品收藏家艾德琳来到朋友丹尼尔的海边别墅度假,遇见了漂亮的女孩海蒂,与她发生了一系列爱情故事。女孩的漫不经心、男孩的优越感,让这部电影的男女主一步步打探着彼此。
故事充满了隐喻,妙趣横生的情节引人思考。女收藏家隐喻着收藏男人,她不断地换一个又一个男人,这挑战了男人的自尊。而男人本以为能拒绝成为她的收藏品,又在无法拒绝女人的诱惑和无法把控女人的恐惧下挣扎着。在这游移不定的、相互交错纠缠着的欲望之中,孰是孰非?
《沙滩上的宝莲》是“喜剧与谚语”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摄影大师阿曼卓斯(Nester Almendros)和侯麦的最后一次合作。侯麦用柔和、不落痕迹的影调,来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而复杂的情感场。
影片同样发生在夏日的假期,讲述了在郊区的海滩上,两男两女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都在谈论些什么?那阳光下光滑的皮肤、美丽的海滩,还是内心的激情、对爱情的幻想?那些爱情中的猜疑、犹豫、选择、放弃……都被捕捉在这部影片里。
电影里冗长而又带有文学气息的对白充满了侯麦的每一部电影,他在法国电影《摩登时代》里写道:“如果说有声电影是一种艺术,那么对话必然要成为与说出它的角色相互对应的符号,它必须有足够深厚的内涵才能免于被(电影化)所彻底毁灭 。”
无论是电影中的对白,还是画面的布景,侯麦的电影都让我们回到了法国夏日的旧时光,仿佛北岛的《时间的玫瑰》给人的意象:
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
埃里克·侯麦的电影,正如同时间的玫瑰。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华市宝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适合睡前看的6部侯麦新浪潮电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