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美国首都华盛顿被英国军队占领,并被焚毁的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耻辱事件,此次事件是英国为了报复美国而采取的对等行动。相关的历史细节一直都没有人所知晓。本文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描述。
1812年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1812年,美国卸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国也有战略优势。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
1811年,美国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动战争。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宣战。有趣的是,英国为了避免对美战争而解除贸易禁运的消息在开战以后才姗姗来迟。
虽然战前双方之间已经有长期的外交纷争,但是战事爆发时,均未充分备战。英国被拿破仑战争拖住,不得不将大部分精锐海陆武装力量部署在欧洲。英国在北美的最高军事长官得到的指示是,克制进犯行动,以避免从欧洲和英国其他殖民地调兵增援。1812年,英国在加拿大的正规军只有5,004人,辅以加拿大民兵。战争期间,英国对拿破仑的战争结束后才将大批战舰调往美国海域。
占领华盛顿
1812年战争爆发后,英军因为欧洲大陆的战争而掣肘的窘境在1814年拿破仑投降后终于得到缓解。英国已能够腾出本国部队和战船找美国算账。除增援加拿大外,战争与殖民事务大臣向百慕大派遣了一个旅。在百慕大可以监视美国的战时海岸封锁线和一些沿岸驻军岛屿。当时的计划是用这股力量袭扰美国大西洋沿岸,以迫使陷入腹背受敌的美国从加拿大撤军。
当时英军内部进行评估美国的东部海岸地区,商议进攻巴尔的摩、华盛顿特区和费城。 经过讨论后将华盛顿城作为目标,理由是难度较低和“能产生重大政治效应”。在几个月前,1814年5月份,约翰·坎贝尔率领的一支美军于伊利湖北岸恶意劫掠与破坏了加拿大人私人财产,对此事复仇成为英军攻打华盛顿特区的另一个附带借口。1814年6月2日,加拿大总督乔治·普荷沃称美国人对私人财产的破坏违反战争法,需要发动一场对美国的报复行动。
1814年8月,英国少将罗伯特·罗斯率部在美国马里兰州登陆,沿帕塔克森特河前进。美军准将约书亚·巴尼无力抵抗,向华盛顿撤退。美国战争部长约翰·阿姆斯特朗认为英军的目标是巴尔的摩,使得美军分散,防守华盛顿的兵力不足。华盛顿城防司令威廉·温德尔认为布莱登斯堡是保卫华盛顿的关键,在战前紧急通知调集巴尔的摩的美军支援布莱登斯堡。8月24日罗伯特·罗斯率部进军到布莱登斯堡,美军在波托马克河构筑了防线,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亦亲临前线视察战况。英军迅速对美军发动进攻,美军的炮兵进行阻击。美军主要由各州民兵组成,战斗意志薄弱,一见英军杀来,纷纷放弃阵地逃窜,英军很快渡过波托马克河,突破了美军防线。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见大势已去,急忙逃离战场。此次战斗中,英军伤亡294人;美军伤亡100人,被俘100人。
此次战斗在历史上称作布莱登斯堡之战,8月24日当夜,英军在行军鼓的演奏下,进入了华盛顿。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等美方诸位高级军政要员均闻风撤离华盛顿城。为躲避英军的锋芒,他们一直逃到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溪镇。溪镇也因此获得了“美国一日都”的外号。麦迪逊总统曾在当地居民卡列布·本特莱家中借住过一晚,该屋一直保存至今,人称“麦迪逊之屋”。
烧毁华盛顿
英国皇家工程师在队长布兰沙德的带领下,被指派在华盛顿对主要建筑进行纵火行动。布兰沙德报告称美国总统似乎对将进攻者绳之以法非常有信心,以至于准备了这么一个款待人的好地方。布兰沙德和他的工程兵手下们在此地进行了狂欢活动。
国会大厦
据一些路过的旅行者讲述,被毁前的国会大厦是华盛顿城唯一一座“值得一提”的建筑。因此,兼具美学与象征价值的它成了入侵者们首当其冲的目标。在洗劫过该建筑后,英军发现用火不容易将这座大石头疙瘩烧燃。士兵们将家具都搬到一起,堆成小山,然后加入火药,最后才成功引燃这座建筑物。大火使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3000多卷图书遭毁。周边另有若干建筑物也被引燃。战后,托马斯·杰斐逊将自己的个人藏书馆卖给政府,以偿个人欠债,同时也援助了国会图书馆的重建。
被毁后的美国国会大厦。
总统官邸
火烧国会大厦后,英军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向西北方向的总统官邸行进。在美国总统及政府官员纷纷逃走后,第一夫人多莉·麦迪逊收到其丈夫催促其尽快准备离开华盛顿城的信。麦迪逊夫人组织奴隶和员工们拯救有价值的物品,以防它们落入敌手。15岁的保罗·杰宁是麦迪逊的私人奴隶,也是此事的见证人之一。在从后来守寡的麦迪逊夫人处赎回自己的自由身后,杰宁于1865年发表了自己的同时也是第一部白宫人员的回忆录:
1814年8月24日大火之后的总统官邸。
文档里常称麦迪逊夫人从白宫逃出时,把一幅乔治·华盛顿的肖像画从相框裁下,并带在身上。但实际上她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把画像取下来还需要去找个梯子。她本人带走的东西只有装在她口袋里的银子,因为她觉得英国人已经离白宫不远了,随时会到来。
门卫约翰·绥瑟和园丁玛格劳,他们匆忙地把画、大件的银器皿和一些其它的值钱品拿下来送到马车上。当英军抵达时,他们(英军)吃光了所有的菜,喝完了所有的酒,那些是我之前为总统的派对而准备的食物。
英军士兵烧毁了总统办公室。他们添了很多燃料,以保证大火可以一直烧到第2天天亮。
其它华盛顿城建筑
在白宫被毁的次日,少将科伯恩进入了特区报刊《国家情报员》的所在大楼,并打算将其付之一炬。这家报纸经常报道科伯恩的负面新闻,还给他贴上“恶徒”的标签,所以惹恼了科伯恩。有几名住在附近的妇女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因为燃起的大火可能会波及到她们的住房。为此,他改为下令部队将这座建筑一块砖一块砖地拆除,并把所有“C”形的铅字全部销毁,“以便让那些人渣们无法再辱骂我的名字”("so that the rascals can have no further means of abusing my name")。
少将乔治·科伯恩的肖像画的背景就是华盛顿的大火。
英国人搜了美国财政部大楼,希望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但最后只发现了一些旧的记录。英国人烧毁了财务部大楼以及其它一些公共建筑。美国战争部的建筑物也被烧毁。但是,作战与各州事务办公室的文件已被转移,因此相关的书本和记录都得到了保护,战争部唯一遗失的记录只有一些军职任命的推荐函以及一些早些年的来信。
原美国财务部大楼,建于1804年。
专利主管人及前首都建筑师威廉·索顿成功说服英军保护了美国专利局大楼。有文字记载当时曾有一门大炮瞄准了专利局,而索顿选择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炮口,并激动地质问英国士兵有何理由毁灭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让英国士兵很受震动。“当可怕的攻击所产生的浓烟散去时,专利局大楼成为唯一得以保全的政府建筑物。”。
为防止敌军掠夺储备和弹药,美国人提前烧毁了华盛顿海军工厂的大部分区域。美国人报废了2艘马上即将完工的新船,一艘是装备有44门炮的“哥伦比亚号”巡防舰,另一艘是带18门炮的“阿古斯”号。骆却勃门楼、营房A栋和营房B栋是海军工厂仅剩的幸免于英军破坏的建筑物。海军陆战队兵营及司令部也未遭受明显破坏,但其中的少数私人财物受到了损毁。
风暴拯救美国
纵火开始后不到一天,一阵突如其来的大型雷暴吹灭了大火。随之而起的另一股龙卷风穿过了市中心,然后逗留在宪法大道。龙卷风抬起2座大炮,将其抛出若干米远,造成英军与美国民众死伤。风暴过后,英军回船,但发现其中部分船只受损严重。风暴在英军占领华盛顿期间产生的影响尚存在一些争议。有一些人断言称正是风暴最终让英军被迫撤军的。但从英军在风暴来临之前大干破坏与纵火之事,以及他们的长官柯池莱尼也书面下达了“毁灭,只留下废墟”的命令来看,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英军只是来夷平这座城市的,而不是打算长时间占据。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英军最终只在该城占据了约26小时。此后“风暴拯救美国”的说法不胫而走。但也有相反的说法流传,因为大雨也毁坏了一些英军没有打算破坏的建筑(例如专利局)。风暴可能使已破损不堪的华盛顿特区雪上加霜。
准男爵乔治·科伯恩曾与一位华盛顿女性居民交谈。科伯恩说“老天!这就是你所居住的糟糕国家经常遇到的天气吗?”该女士据称是如此回敬他的:“不是的,这是上苍欲将我们的敌人撵出这座城市的特别干预手段。”“不是的,女士,”科伯恩反驳说“这更像是帮助你们的敌人破坏你们的城市”,说完骑上了马。可是,这支英军在风暴结束后就马上离开了,而且完全没有遭遇到任何美军的反击。
皇家海军报告称此次行动共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名死者和3名伤者已确认是英国殖民海军部队的成员。
被毁的国会大厦(含参议院厅和众议院厅)、军械库、船坞、财库、战况办公室、总统宅邸、波托马克河上大桥、一艘巡防舰、一艘单桅纵帆船连同各种军需总值估计达£365,000。
英国人的部队离开华盛顿城时,另一支取道波托马克河南岸的英军占领了亚历山德里亚。亚历山德里亚的镇长与英军谈判成功,英军没有放火烧镇。
11月1日麦迪逊总统返回华盛顿城。当天他起草了一份声明,号召市民保卫哥伦比亚特区。11月19日,国会回归此地并在当日举行特别会议。因国会大厦及其它公共建筑被毁,他们只能在邮局和专利局办事。
重建华盛顿
白宫和国会大厦的砂岩结构幸免于大火的破坏,但表面留有烟熏与焦灼的痕迹。当时国会中有不少北方人议员强烈建议迁都至梅森-迪克森线以北的某座城市。费城很快成为临时首都的候选地。乔治镇镇长托马斯·柯克然则提议将乔治镇学院提供给政府作为国会临时办公场所。最后,迁都的提案遭否决,华盛顿仍为美国政府所在地。
老砖墙国会大厦在美国内战期间作监狱之用。老砖墙国会大厦在美国内战期间作监狱之用。
为抵制支持迁都的呼声,华盛顿城的商人们资助了华盛顿城老砖墙国会楼的建立。人们推倒了当地的斯泰尔旅馆,并在其位置上用半年时间匆忙修建了老砖墙国会楼,这成为1815-1819年原国会大厦重建期间的临时国会所在地,也是麦迪逊的继任者举行就职仪式的场地,当真正的国会大厦完工后,老砖墙国会大厦遭抛弃,它在美国内战期间作监狱之用。麦迪逊总统在其余下的任期内则蛰居在华盛顿城八角屋。白宫的重建始于1815年,完工于1817,赶在了总统詹姆斯·门罗的就职日期之前。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华市宝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美国的历史耻辱:1814年华盛顿被烧毁事件始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